文
舍文
不久前,一家媒体报道了一场特殊的内镜检查,画面有点刺激。
据《南方日报》报道,11月7日上午,南方医医院脾胃病科(消化内科)张卫民主任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先给自己做了胃镜检查。
然后又给自己做了肠镜检查和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手术。
新闻里配了视频,说实话我鼓足勇气点进去看了,感觉……有点痛。
抱着强烈的好奇心搜索,小编发现张医生并不是第一个给自己做胃肠镜的医生,这一卦新闻还蛮多的。
年的报道,浙江大医院消化内科医生金城锋给自己做了胃肠镜,原因是他自己有胃肠不适的症状。
年8月的一篇报道,医院万江院区消化内科主任陈桂权也给自己来了一套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
照片看多了,小编不仅觉得有点痛,还有点犯恶心……
小编真心佩服医生们的勇气,敢拿自己下手的人,都不是凡人。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医生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完全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大可不必效仿,而且搞不好还有风险。
关于自己给自己做痔疮手术,这位医生也说,如果确实需要的话,还是请别的医生给自己做更安全一些。
除了自己有疾病的情况,新闻里报道的医生在介绍自己的动机时,主要有几种说法:亲身体验胃肠镜的感觉,改善自己的技术,宣传胃肠镜检查的必要性等等。
一位肛肠科医生认为,亲身体验胃肠镜的想法很不错,但由其他医生帮你做一样能体验啊。医生自己做胃肠镜,姿态上实际并不符合操作规范。
做肠镜检查的姿势
比如做肠镜检查,患者应该侧躺,把身子卷起来。但医生自己给自己做肠镜基本不能实现这个姿态,只能坐着。尝试自己做肠镜的医生也承认:这个姿势太难了。
新闻里的医生都是在清醒状态下给自己做胃肠镜(这句是废话),但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如今大多数患者在选择胃肠镜检查时都倾向于麻醉下的无痛胃肠镜检查。医院,选择麻醉下做胃肠镜的比例高达80%,因此靠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来消除大家对胃肠镜的恐惧,这一说法似乎也不太站得住脚。
那么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能否提高技术水平呢?
电影《叶问3》剧照
小编记得多年前有一位护士讲过,在护校学习时,同学间互相扎针,学习肌肉注射或者静脉穿侧,这是当时护士技能训练的一个过程,护士姐姐们都好勇敢好无私。
可医生学习胃肠镜检查或者手术的过程中,应该没有自己或者同事身上练的环节吧?
医生的成长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外科医生,医学生毕业后真正站上手术 立做手术,可能已经三十好几了。在医院里,低年资医生经过好几年的临床培训才有资格站上手术台,一开始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又是几年过去,才能操作一些关键步骤。
当然,内镜医生的培养时间比外科医生相对短一点,但也要很多年。
在真正给人做内镜检查前或者做手术前,医生怎么训练自己的技术呢?
网络图
上海一位负责医学生临床实训的资深医生介绍,如今很多先进的技术都用到了外科医生的训练中,就像飞行员在虚拟仪器上训练一样,外科医生通过各种仿真设备、虚拟设备,在非常逼近真实的“人体”上做外科训练。
除了单纯训练技术,如今的医学实训系统已经可以模拟出真实的医患互动。比如一台手术中,“患者”突然失血,医生该怎么处置,处置后“患者”生命体征有没有恢复,如果发生意外医生怎么请求高级医生的帮助,医生怎么跟家属沟通……这种对“医学思维”的训练,也可以在实训中心中完成。
医院内的实训课
有了一套正规的实训,医学生在真正面对患者前,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会帮助他们缩短学习的时间,更快地提高。
医院里的临床实训中心,从怎么帮助产妇生产到给心脏做支架,模拟仪器都可以给医学生提供练习,而且是反复的练习。
医院内的实训课
胃肠镜检查当然也可以通过仿真设备训练,医生完全没必要对自己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