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6月23日20时40分,有一名既是“医生”又是“病人”的患者,因患胰腺癌病情恶化,而不幸离开了人世。
他就是荣获“中国好医生”称号的结直肠癌专家,同时也是医院的副院长王磊,而他的生命,也永远停留在了这一刻。
王磊教授从医20余年,一直致力于结直肠癌、放射性肠炎预防与诊治相关研究,原创了直肠癌扩大左半切除新术式——“天河术式”,为我国的医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健康就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永远都猜不到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
在不久之前,王磊教授才刚刚在家人朋友的陪伴下度过了自己五十岁的生日,不过眨眼之间,王磊教授就已经永远离开了。
在年6月25日上午11时30分,王磊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广州殡仪馆银河园白云厅内举行,他为医学奉献的一生也就这样结束了。
王磊的学医之路
年4月,王磊出生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医学世家里,他的父母和外祖父都是县城里很有名望的医生,看着作为外科医生的父亲救死扶伤,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下,王磊也将成为一名外科医生视作了以后的人生目标。
在年,王磊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付诸了行动,在填写志愿时,选择了郑州大学的临床医学系,虽然后来被调剂到了口腔医学专业,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年年底,王磊与新婚妻子南下广州,医院进修普通外科,后来在年考取了中山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在医院胃肠外科工作。
年,王磊准备攻读在职博士。
年9月,王磊申请医院——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在分子病理学系从事消化道肿瘤领域博士后研究。
从美国博士后研究学成归国后,在年,王磊又与30多位同事一起来到了广州市天河区,在一栋三四层简陋楼房中驻扎,成为医院创院的开荒牛。
年,王磊被提拔为副院长,先后管理过科研、教学、人事、后勤、信息和临床。
年,医院,其胃肠肛门外科在王磊带领下,更是登上国内结直肠肛门疾病诊治领域的领*位置,其他综合学科也蓬勃发展。
王磊在医学的道路上如饥似渴的学习着,一步一步的提升自己,不断的探索着医学学科的深度,渴望能够造福更多的患者,免受病痛的威胁。
可是这么努力的他,终其一生都在为医学奉献的他,却在不知不觉中被病痛侵蚀了。
与癌症抗争的时光
年3月底,医院的员工体检中被查出肿瘤标志物CEA异常升高,他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妙,因为他出现腰疼、感冒长期不愈的症状已经有大半年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他马上做了进一步的全身检查,结果让他震惊,他已经是胰腺癌晚期了,并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肝脏。
这时的他才49岁,医学事业正做得风生水起,见证着中山六院从创院至今顺利走上轨道,放射性肠炎的创新成果也正在奋力推进,却在这紧要关头面临命运的一个“玩笑”。
当天晚上回到家后,王磊紧紧的握住了妻子的手,始终不知该如何说出确诊的事情。
在此时,面对病魔,他只有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仿佛出现了一道无底深渊,自己在里面怎么也挣扎不开。
年4月1日,在手术室躺下十多个小时之后,王磊的脾脏、80%的胰腺、大部分胃以及控制肠道的神经被大规模切除。
尽管他顺利熬过了手术,醒了过来,但是从那一刻开始,他几十年来从未经历过的新生活正等待着他。
手术之后的他,一下子就失去了自主进食的能力,每天都需要靠营养针来维持生命,细微的气温变化都可能会直接扰乱他身体的控温调节系统。
王磊教授那一向健壮的身体,也突然变得虚弱不堪。
可是对于王磊来说,病痛虽然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的身体,却始终无法磨灭他坚定的意志力。
“我或许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主宰生命的厚度。”
王磊在年轻的时候曾多次思考人生的活法,他对自己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
“宁可轰轰烈烈燃烧三年,也不愿得过且过三十年”。
王磊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了,我就倒着生长,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抱着这种想法,王磊教授在做完手术后的两个月,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病人,重新频繁出现在诊室、科研会议室等场所。
为了医学事业,为了自己这几十年的抱负,王磊教授已经将自己抛诸脑后了,为了造福更多的患者,他只希望能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面,尽情的发光发热,让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回忆起王磊,病区的负责人朱佩璇主任也曾说过,“他是我管过的最不听话的病人!”
有一次,在前一天晚上王磊还在吸氧抢救,次日他就如常出现在广东科技奖的初审会上,向评审专家阐述放射性肠炎的创新性治疗研究成果,这项成果最终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殊荣。
作为一名晚期癌症患者,王磊不仅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坦然面对自己剩下的日子,一边抗癌,一边不改悬壶济世的医者本色,对于同在抗癌道路上的病友给予了很大的鼓励与安慰。
在医院每周三下午的医学研讨会上,时常能看到他边打点滴边参会的身影。
王磊拖着病躯践行医学理想的点滴瞬间打动了众多的医者,他的众多医学学生为此默默铆足劲前行,渴望与老师一起共同推动放射性肠炎科研,践行医者理想。
“我热爱外科,一上手术台就充满力量,我更热爱科研,生命充满奥秘,外科医学有太多可以创新的地方,这些细微的改变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命运。”王磊动情地说。
而坐在一旁紧握丈夫的手,王磊教授的妻子表示,丈夫对医学的执着和激情,几乎到达了“入魔”的境界。
在之前还未确诊癌症的时候,他坚持每天上午7医院,晚上10点回家,周末就去到外地讲课、交流、开会。
科室护士长初丽丽曾问过他一周能回家几次,王磊回答:“不超过两个晚上。”
初丽丽说,王磊每天上午7时前必定到办公室,没感受过早高峰的塞车,而王磊的以身作则,也让同事们都不敢对工作有丝毫怠慢。
从年4月开始,王磊的病情已经到了无药可治的地步,还有多少时间只能取决于他自己的坚持。
在5月中旬,王磊的血小板掉落至1万多单位,仅为常人的十分之一,很容易发生可致命的内脏出血,换作普通人早就遵循医嘱,乖乖躺在病床上,可王磊为了救治病人,依旧我行我素,时常偷偷溜出病房,参与会诊。
作为一个医生,他的生活一直都很简单,除了治病救人、科研教学,再无其他,连自己的家庭也顾及得很少,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病痛夺走他的意识之前,他心心念念的依旧是病人和各种研究。
在年5月17日,王磊拖着病体,医院举行的拔河比赛,那天他玩得很开心,从他的精神劲头完全看不出他还是一名重症患者。
后来,他的状态越来越不好了,为了挨过晚期癌症造成的剧痛,接受镇痛治疗的他,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哪里也不能去,而这时,在线回答患者的咨询,成了他唯一能为病人做的事情。
“我之所以找到您咨询,就是因为看到您的励志故事,从医27年与癌症斗争,身负癌症患者和医者角色,您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好医生!”
5月29日,一位年轻病人在网上询问王磊:患有直肠溃疡、混合痔和增生性息肉,腹泻控制不住怎么办?病人担心自己也得了癌。
王磊的答复很简短:“这么年轻,一般不会有胃肠肿瘤。”
6月1日,他再次答复这位病人要调整药物,“先这样治疗两周”。
6月14日,病人如约上网汇报“用药效果还可以”,并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可是却再也没有了医生的回复。
而就在这一天,他不知道的是,在网络的另一边,回复他的医生因病情恶化,被紧急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抢救,直至6月23号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15个月以来,王磊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着每一个人,从未在别人面前显露悲伤,脸上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当医生来查房的时候,听到他说得最多的就是“不错、还好”,哪怕自己高烧已经到了40℃,哪怕已经一个月吃不了东西,他从来不把自己的痛苦带给别人。
甚至还多次叮嘱同事们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可就是这么善良的一个人,却就这么的走了。
最后的告别
听闻王磊教授去世的噩耗时,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宋顺心刚刚抵达这个非洲国家,泪水瞬间就模糊了他的双眼,他想起了自己与恩师的最后一面。
在6月15日中午,宋顺心赶到医院看望王磊老师,那天下午,王磊老师情况都不是很好,因为癌症带来的极度疼痛和生命体征不稳,那时的他正处于镇静状态,但对外界的大声呼唤有反应。
宋顺心握住他的右手,师母在王磊耳边大声说:“顺心来看你了,他马上要去津巴布韦了!”宋顺心看到,王磊的右眼角流出了泪水。
他也强忍住泪水,大声呼喊:“王老师,您会好起来的!”
上一次见面,当得知年轻的弟子即将援外时,精神尚佳的王磊特别欣慰,还特地叮嘱宋顺心做事不要忘了保重好身体。
“他笑着说,如果自己节奏慢一点,多干三十年,可以做得更好,团队可以走得更远。”宋顺心回忆,几次探视,恩师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我能感受到他的遗憾,遗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把团队带大。”
“以往去看王磊教授的时候,师母都很坚强,这一次她却哭了。”宋顺心说,师母告诉他,看到王磊教授这么痛苦,看到一个人将要走完最后一程,看到这么年轻而有抱负的生命即将逝去,她感到十分无助。
在王磊抗癌15个多月的岁月中,面对“癌中之王”胰腺癌,他曾一度被诊断为活不过三个月,可是他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很多人都被这位抗癌斗士的坚强意志所感动。
王磊曾在与记者独家对话时道出心迹:除了医学事业,他还放不下挚爱的妻子。
在答应接受采访当日,其实王磊的身体状况并不理想,在采访前几个小时,躺在床上储存能量的他感到身体状况很不好。
他明显感觉到,身体调温系统已无法自主调节,发着烧在病床上昏睡。
王磊教授的妻子在一旁流着泪听完丈夫讲述,坦言道,说出这些经历并不容易,“我们并不想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