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之前的计划,今天应该是更杨受成老师下篇的,但中午干掉一杯咖啡后,我的叛逆劲突然上来了。
就觉得为什么要“按照计划”呢?为什么要计划呢?我特么这一年多都被计划困得死死的,一开年还得被它压一头吗?
今儿还就不按照计划走了,想写啥写啥,可去你的吧,狗日的计划。
打算动笔之前,扫了一眼朋友圈,觉得某位小姐姐发的图挺眼熟的,哎呀,这不是新加坡植物园嘛。
再往前翻一翻,金沙酒店、牛车水、乌节路……好家伙,看日期她已经在那边待了一个多月了,这年跨的忒长了。
想了想,我礼貌性的跑去打招呼,多年不见,小姐姐依然那么直爽。
想当年我跟她见第一面还不太熟的时候,她就直接讲她跟口中的“老公”没领证,试过很多方法,一哭二闹三上吊,男的也不愿意领。
没办法,为了后半生有依靠,她只好先生个孩子再说,头胎是女儿,还得再生。
艾玛,听得我双耳直呼拒绝,出来喝茶就喝茶,谁要听你的江湖传说啊……
这一次我刚问了句:“你咋在坡县待那么久啊?”
她就又竹筒倒豆子:“哎呀,我也不想的啦,这不跟老公跑这边躲债嘛……你以为我想啊,小破地儿三天就逛完了,这不是回不去嘛……”
哎哟我去,姐姐到底是人狠话不多,两句就能让人脑补出十八集大戏来。
莫非《人民币的名义》里的望北楼,已经从HK挪到了南洋,金沙成了2.0版的三季酒店?
寒暄完大嘴姐,我感觉到有点饿,决定烤块面包吃,自打感染了不知道啥猪群,味觉失灵了之后,我早饭一般都黄昏才吃,反正也不知道啥味,就饿到不行再续上几口呗。
吐司烤好了之后,涂上一层老干妈,接着再涂上一层带颗粒的花生酱,咔,一口直逼天灵感儿。
花生酱的英文叫peanutbutter,花生则是peanuts,我为啥要提这个词呢?因为它让我又想起了刚出国的时候。
据说一个人对某段时光或是某个人念念不忘的话,不代表就真的留恋,很有可能是她对当下的生活有诸多不满。
我觉得这话很对,我就是对现在的日子烦透了,所以一言不合就回忆,絮絮叨叨跟祥林嫂似的。
请见谅,忆往昔绝不是为了装B,也有可能是对生活的重压认怂,总想用回忆去逃避。
好了,继续讲花生,我那个时候刚到英国,整个人怯的很,偏偏又牙疼,好不容易找了个诊所,进去之后眼前一黑,是真的一黑,因为医生和护士都肤色黝黑,胖墩墩。
其实也不光英国,法国啊美国啊蛮多公立的医疗系统员工都是有色人种,估计也和钱少活多离家远有关吧。
我见的那个医生,从肤色到胡子都很像李逵,又有点像张飞,忘了是来自尼日利亚,还是赞比亚,还是冈比亚的人,反正就是什么比亚。
人虽然长相粗犷,但看病娴熟又老练,一边帮我检查,一边还能聊天。知道我从中国来的,告诉我他到过中国开会,还裂开大嘴跟我来了句:“为银民服雾。”
我问他在他们老家是不是当医生很rich,他摇摇头,说了段我印象贼深的话:
“Whenyouworkforpublichospitals,theypayyoupeanuts.Ifyouworkforprivatehospitals,theyalsopayyoupeanuts.ButwhenweworkedinBritain,theypaidusalotofmoney.”
我就不翻译了,大概意思就是,在他们那个屯,医院,医院当大夫,都付给你peanuts,但是自打他到了不列颠帮人看病,人家就付给他好多好多钱。
最后一句话我相信他是肺腑之言,因为那次看牙齿,花了我六千多软妹币,真的是“alotofmoney”。
可这前半段话是咋回事,非洲人民这么原始的么,干活不发工资改发花生?我当时的英文也很散装,还不知道“peanuts”的引申意思是“微不足道的钱”。
以为人家就是用花生抵工资,每到月底扛上两麻袋回家,交电费用掉一些花生,买日用品再用掉一些花生,榨油炒菜还得用花生……
胖医生那个资历,在老家也算是个人才了吧,怎么说也能算金领了,可就因为留在当地只能payyoupeanuts.,所以毫不犹豫的润出去打洋工了。
受过教育的专业人士都只能发花生,那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别提了。
胖医生不想再要花生了,所以选择了离乡背井,那些没离开的大夫呢?
我想他们无外乎成为两种:
一种是坚守内心,一边治病救人一边继续领花生;还有一种混成了砖家,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为了alotofmoney,能把病菌夸成益生菌,对于这种人,年我们就只有一个心愿:
再乱BB,也别给他们发花生了,就直接请吃花生米吧!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伢伢复盘原创,转载请联系伢伢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