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垫资购买材料找公司进行报销,竟也会引来税局稽查?
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前段时间,深圳一创业公司的员工自掏腰包垫资购买办公材料,后找公司进行报销,就这看似十分平常的行为,却引来了稽查,被认定为不合格并要求整改。
从官方通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被要求整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税务违规,曾有偷税的行为。
所以在该企业向员工个人账户转款打钱时,稽查局认为可能存在利用个人账户进行违规逃税。
由此可见,个人垫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若在工作当中遇到不得不进行垫资的情况,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
(1)垫资费用不宜过高
就个人情感而言,相信很多人都不愿花自己的钱垫资,若金额过大,则抗拒情绪更明显。
首先,垫资后报销拨款时长不确定,若在过程中发票出问题,公司财务拒绝报销,那么对于垫资的个人而言则是一次不小的亏损。
就公司而言,员工个人垫资也可能会有虚假报销的问题存在。
因此,费用金额过大的垫付,于个人或企业而言都是不利的。
老账人建议,大于元的资金费用,员工个人应尽量避免垫付。
2、采购垫资人员过多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采购人员基本是固定的,人员也不会很多,一旦某企业出现大批采购人员、大量的垫资报销,属于非正常情况,非常规的发票后可能会藏匿着隐形的工资、福利费用等等,十分容易引起税务局的警觉。
3、垫付资金应及时报销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不及时报销也就不能及时拿回自己垫付的费用。
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若公司经常性报销前期费用,则会导致会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经营情况,也会引起税局的警觉,费用真实性会受到质疑。
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税务法规,做好税务工作,这样才是最有效的规避风险方式,同时还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高位!
那么老板又该怎么合法节税呢?
一、老板安全把钱拿回家的5大方法(记住,公司是老板的,但公司的钱不是老板的)
1、老板给自己发工资
说明:老板给自己发工资和年底分红所要交的税差距甚大
方法:每个月给自己发工资2.9万,年终奖14.4万,全年收入50万,税率只有11%。相比分红省一辆宝马!
2、每年开除一次员工
说明:离职补偿金低于当地平均工资3倍,可免税
3、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咨询中心
说明: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后综合税率是5%
方法: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给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一个个人独资企业可以安全拿回万
4、老板把自己的车卖给公司
说明:二手车转让价格低于原价免税
方法:把自己的车60万卖给公司,车还是你继续开,安全拿回60万,而且所有车的相关费用都可以报销。
5、成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品牌中心
说明:自己的商品或专业通过授权自己再收取费用
方法:把公司商标或专利放进去,公司支付相关的品牌授权费用,核定后综合税率为5%,安全拿回万。
二、节税规划的十大方法:
1、利用企业性质节税(有限责任公司、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户税率不同)
2、业务拆分(例如:空调业务拆分成卖空调和安装)
3、改变供应链(重塑、缩短、延长供应链)
4、改变经营方式
5、改变交易方式和地点(税收洼地)
6、重组、合并与分立
7、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8、转移利润(如上游公司通过定价把利润转移到下游低税率的公司)
9、利用外部专家
10、不战而屈人之兵
说到税务,除了个人以外,可以说这也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考虑的大问题,连马云、刘强东也在其中,不然怎么会有马云没有薪水,而刘强东的年薪只有一块钱这样的事情出现呢?
其实上面用的这个节税避税方式,正是《避税》这本书中的众多避税方式之一,这本书中运用了上百种真实案例,各种避税方式相结合,告诉你怎么正确而又合理的避税。
是不是很多人都觉得避税问题只有那些出色的财务才会知道,其实不然,老板也是要懂得一定的节税知识的,这样才能的合理的帮公司节省的开支,让你的收益最大化。
《避税》这本书在年进行了改版更新,适用于新版税法和利用最新优惠政策,如果你是企业老板、财务人员、高收入人群,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去读。
(注:以上资料,只供参考,不要走弯路,合法交税,人人有责)
两本不到几杯奶茶钱的《避税》,有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