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暂行)》,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浙江省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暂行)
根据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按照“一级响应”和“五个更加”“十个最”举措等要求,结合农村实际,制定本指南。
一、责任体系
建立县(市、区)统一指挥、乡镇(街道)组织协调实施、村(社区、网格)为作战单元的责任体系,各级负责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疫情防控上,充分调动农村各类资源力量,实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防严控,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漏洞的防控网络,量化细化闭环管控,内防扩散、外防输入。
1.乡镇(街道)职责。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对所辖农村地区疫情防控负总责。
(1)迅速建立指挥体系,建立工作专班,明确各村、乡镇(街道)各单位的职责,落实上级部署,动员各方力量。
(2)根据疫点、疫区分布状况,划分高风险区、低风险区,按兼顾全面、突出重点的原则,建立包干包片的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机制,精准施策。
(3)落实村医、保洁人员等应急人员以及防疫物资、集中隔离场所。
(4)协调村际开展联防联控。
(5)做好与民政、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协同。
(6)建立有奖举报等防控制度,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7)抓好农贸市场、商场、药店和学校、医院等直管区域以及空白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
(8)在确保疫情管控措施落实的情况下,组织恢复农业生产,增加农副产品供给。
2.村(社区)职责。
(1)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为骨干的应急防控队伍,建立防控制度,统一指挥。
(2)发动群众,开展村内人员排摸、宣传、设卡、巡逻、隔离、卫生、消毒、执勤、疫情报告和信息公开等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覆盖到户、落实到人。
(3)抓好粮油、“菜篮子”产品、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等保障。
(4)保护村内合法企业和经济组织依法依规开展生产活动。
(5)积极做好村际协防,开展相互监督举报。
(6)积极配合支持公安、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开展管控工作。
3.村妇女、共青团、老年协会等群团和民兵组织职责。充分发挥妇女、民兵、青年志愿者、老年人、乡贤等群众在宣传动员、治安巡防、物资采购、心理调解等方面的优势,组建志愿者小分队,全面参与防控工作开展。
4.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职责。按照“谁家孩子谁家管”原则,落实主体责任,抓好防疫和安全生产,及时报告可疑疫情,并积极参与所在地防控工作。
5.村民等在村人员责任。
(1)服从村应急防控统一管理,及时按要求报告体温症状、可疑接触史等情况。
(2)自觉遵守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锻炼、讲卫生、讲配合的“防控六要”,做到不隐瞒、不聚集、不阻扰、不盲目停止生产的“防控四不要”。
(3)积极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二、全面调查
实行最彻底的排查,所有人员、物资登记造册,切实做到零死角、零盲区、零疏漏。
6.全面摸清人员底数。及时掌握相关人员健康情况、管控状态,分类建档,实现精准管理。
(1)摸清本村户籍人员情况,包括外出就学、工作、旅游、走亲访友等情况,建立“一户一档案”。
(2)摸清村内出租户和租住人员情况,包括户籍、出行等情况,建立流动人员档案或列入房东户内管理。
(3)摸清村内企业员工返工情况,并建立档案。
(4)摸清村内学校留校教职工和学生情况,包括户籍、出行等情况,并建立档案。
(5)摸清村内养老机构老人和职工情况,包括户籍、出行等情况,并建立档案。
(6)摸清来村游客、走亲访友等其他人员的情况。
7.全面摸清防疫物资、设施等底数。排查隐患,查漏补缺,确保应急所需。
8.全面摸清村内企业、市场、学校、医院、粮库、养殖场等各类单位底数。掌握其防疫、安全生产措施落实情况。
三、宣传发动
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讲清形势、讲明政策、讲透知识,引导广大群众正确对待疫情,消除恐惧心理,稳定社会情绪。
9.全员宣传。向每位村民发一份告知书、一本宣传册,全覆盖、广告知,不漏一户、一单位、一人。
10.宣传方式。
(1)在重点场所、村口、干道等关键地方悬挂横幅、张贴告示标语。
(2)利用农村大喇叭、应急广播、宣传车等方式强化宣传,增强防控意识。
(3)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