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关键词之一已锁定:不买年。
这是近两年的一个新兴热词。不是不买,而是拒绝低质量的“买买买”。
为什么这样说?今天来聊聊。
1年搬家之前,我拉着老公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断舍离,也就是“大型扔扔扔现场”。
凡是一年内一次都没有用过、或者使用率极低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衣服、鞋子、包、首饰、护肤品、各种杂七杂八的日用品、工具等等,90%以上统统打包处理掉。
刚开始收拾的时候,梦涵还是挺心疼的,在扔与不扔之间反复犹豫,说“这件当时花了好多钱买的”“这个是谁谁送的”“这个以后还能用”……
需要我帮他做决定:不要了,早就用不上了,留着也是占地方,丢掉吧。
收拾到大半夜,总算告一段落。我俩看着客厅地板上堆着的几大堆物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禁不住感慨:
曾经花好几万买回来的东西,现在都变成垃圾了。
第二天丢掉之后,明显发觉家里空间清净了不少。
而生活的便利性和必需方面,并没有因为大量物品的简化受到丝毫影响,反而舒适了许多。
2以往每次换季或者搬家,也都会做这样的整理,但唯独这两次扔得更彻底。
可能是要成立家庭的原因,生活的空间中多了一个人和他的物品,所以对极简理念的感触也更深刻。
经过这两次摸底式的家务整理后,我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物品吗?有多少东西是高频使用的,又有多少东西是长期闲置的?
在房价如此昂贵的城市空间里,物品和人的关系应该如何平衡,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各自的价值呢?
其实,问完清楚这些问题后,答案就清晰可见了——无外乎人人都知道的四个字:极简主义。
但是,落实到饮食起居的方方面面,怎么做到?推荐大家看这本书:《小家,越住越大》,看完瞬间就能领会其中要义。
写过一篇摘要,在这里:装修前看这本书,直接省出半套房!小户型高效收纳实操全览
3那么,具体到自己身上,我是如何进行的呢?
就以年为起点吧,我将它列为“不买年”,意思是非必要条件下,勿增实体,一切从实用主义出发,将90%左右的精力用于物品的功能性上,发挥应有的价值。
当然也不是其他的属性都不考虑,不然就过于乏味了。拿出10%左右的成本和精力即可,用于点缀或者升级,二者兼而有之,相辅相成。
比如,原本想买一个扫地机器人,后来觉得必要性不大,89平的房子,原本区域就那么小了,而且已经有一台电动拖地机,剩下的家务自己来做就行。
但是其他的,像花、草、鱼、各种摆件等,这些就可以装点起来,增加空间里的鲜活气息,让日子灵动起来。
4细分到各类物品的规划上,我的计划清单如下:
第一,衣服鞋子包首饰这类,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做好搭配,每个季节新入3套左右即可,最好是加1减1模式,总体数量不要增加太多。
第二,护肤品、彩妆等,很少化妆并且技术有限,基础的一两套就够用了。3-6个月补充一次,不需要在大促时囤货,囤的根本用不完。
第三,饮食方面,尽量在家里做饭,或者工作日在外面吃,外卖能少点就少点。每周采购一次食材放冰箱,够用即可,随时补充。
第四,学习方面,我自己对于纸质书的使用效率很低,大多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