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编辑俞碧寅
8月24日,中共丽水市委举行“‘浙’十年·丽水”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以“坚毅笃行‘丽水之干’推进老区共同富裕”为主题。过去十年,是*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也是丽水经济社会大踏步前进、大跨越发展的十年。十年来,秀山丽水焕发出勃勃生机,处州大地发生了辉煌巨变。
一是主要指标实现倍增。全市生产总值增长2.3倍,工业增加值增长2.3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2.4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8倍。丽水和全省同步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二是发展路径实现跃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中成功开辟了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标志着丽水关于发展问题从认识到实践层面均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前行。今天的丽水大地,时时回响着奋斗实干的时代强音,处处涌动着改革发展的澎湃春潮。发布会上,丽水市委书记胡海峰通过8件具有特殊意义和丽水辨识度的物品,从不同侧面介绍了丽水近些年所取得的发展成效:
第一件物品:一本国旗证书
我手里这本证书,是年6月19日在天安门广场所升挂国旗的收藏证书。这面国旗是由天安门地区管委会赠予我市的,目前由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永久收藏。
年6月19日,是对丽水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丽水首次举办了浙西南革命精神论坛,连续四年我们每年都固定在这一天举办这一论坛,以此作为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一项重要活动。
作为全国12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浙西南革命老区”所在地,丽水是全省唯一一个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这些年,我们坚持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之干”注*赋能立根,轰轰烈烈开展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在守护“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上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一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成为丽水最鲜明的精神地标。通过各级*员干部带头,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不仅提炼形成了“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12字内涵表述语,并且广泛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唤起了人们对浙西南革命岁月的深切追忆和情感共鸣,有力促进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二是走出了以“红绿融合”为显著特征的红色资源价值转化新路。率先编制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启动创建全国红色文化融合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76个红绿融合发展标志性项目,推进个红色乡村振兴,在“红色浙西南”推动“绿色新丽水”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在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推进老区振兴发展、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是丽水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更是*治责任。我们把共同富裕确立为首要目标,把富民增收作为头号民生工程,通过不懈努力,丽水城乡居民收入均已跻身全国地级市前40位,在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均位居第一。
下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第十五次*代会要求,积极创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努力为全省守好“红色根脉”、推进“两个先行”作出新的贡献,为全国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提供经验借鉴。
第二件物品:一枚芯片
我手里的这枚芯片,是一枚名副其实的“丽水芯”。它是由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珏芯微电子所自主研发的。这枚芯片,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
这枚芯片,是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创新引领“二次创业”、打造“万亩千亿”高能级产业战略平台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市坚定“工业强市”方向不动摇、超常规实施人才科技新*的一个缩影。这几年,我们综合运用三把“金钥匙”,突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市经济发展加快转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主导型的新型发展轨道。一是“跨山统筹”重塑市域生产力布局。开展“跨山统筹”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破除依山而居、靠山而作、划山而治的“分散式”路径依赖,构建“一带三区”发展新格局,一带即市域发展核心带,三区即特色发展示范区,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由散到聚、以聚促变”。二是“创新引领”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我们提出“以产业定位科技、以科技索引人才”新思路,聚焦培育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生物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现代产业集群,落子布局浙西南科创中心,启动创建国家高新区。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等9项主要创新指标实现近三年“翻一番”。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半导体全链条产业在短短两年间实现从无到有,吸引了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和一批行业领*企业加盟,成为全省第二条组链成群的半导体全产业链,创造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丽水速度”。三是“问海借力”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以大手笔大格局谋划丽水的发展,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以长三角沿海发达城市为重点推进“双招双引”。去年,全市新引进大项目同比增长31%,新引进高端人才同比增长52%。今年上半年,历史性实现了招引百亿级高端制造业项目零突破。
下步,我们将按照市第五次*代会的部署,坚定实施人才科技强市战略,努力把丽水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活力城市,打造成为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
第三件物品:丽水山泉
在大家桌面上都摆放着一瓶“丽水山泉”。这是丽水开展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的一项具体成果。“丽水山泉”水源地位于千米海拔的高山地区,取自4亿多年前华夏造山系地层的米深井,可谓“吸着负氧离子成长,迎着清新山风流淌”,是罕见的优质天然矿泉水。经瑞士SGS等权威机构检测,该水体偏硅酸含量高,富含锌、硒、锶等多种稀有矿物质,纯净度堪比西藏冰川水。去年一经推出,即惊艳亮相。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是丽水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典型范例,对我市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开展制度化建设。构建形成了包括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质量认证、市场交易以及生态信用等内容的一整套原创性制度体系,成果和经验在中央深改委第十八次会议上得到肯定,被中办、国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所吸纳。二是拓展产业化路径。大力发展基于生态优势的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产业,集中力量把品质农业、林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打造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打响了“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泉”“丽水山景”等“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三是探索市场化交易。率先培育两山合作社、生态强村公司等市场开发经营主体,建设国家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开展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产品市场交易实践和“GEP贷”“两山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破解生态产品“抵押难、交易难”问题上取得初步成果。
目前,我们正在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率先推动改革从“先行试点”迈向“先验示范”,努力打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样板。
第四件物品:一座梯田模型
请大家把目光转向我右手边的展示台,这是云和梯田的实景模型。云和梯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有“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之说,曾被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除美丽梯田外,在丽水的青山绿水间还有着数量众多的古村落群,构成了“山水—梯田—村落”错落有致、和谐交融的一幅山居画卷,丽水也因此获得“最后的江南秘境”美誉。这些不仅是丽水推进乡村振兴的独特资源,也使丽水成为寻找乡愁记忆的最佳最美旅游目的地。
这些年,我们提出“争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排头兵,打造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山区样板”奋斗目标,实施品质化升级、组织化发展、数字化赋能“三化”战略,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丽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是发展品质农业。突出“名特优新”核心追求,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做精做优茶叶、食用菌、高山果蔬、竹木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用现代技术撬动特色资源,把时代元素融入传统农耕,发展康养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非遗农业。如今的丽水,不仅有品质一流的农业产业,还有具有浓浓乡土味道的传统农耕,成为全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市。二是建设花园乡村。构建以“三园六态”为特色追求的建设标准,分类推进传统村落复兴、红色乡村振兴、未来乡村培育等花园乡村建设,使乡村成为美丽宜居、主客共享的生产生活新空间。全市已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5个,建成花园乡村个,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
第五件物品:一张效果图
现在我给大家展现的是正在建设中的丽水机场效果图。丽水机场是我市交通建设的“一号工程”,也是丽水打造“铁、陆、空、水、管”五位一体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最后一块拼图”,将在年建成通航,年旅客吞吐量可达百万人次。
丽水机场的建设,承载着万丽水人民多年的“航空梦”,也是丽水大力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的生动例证。在综合交通网方面,丽水致力打造“国内3小时、省内1小时、市内1小时”交通圈,先后建成金丽温高铁、衢宁铁路、金台铁路,启动建设衢丽铁路,开通瓯江航道,新建云景、龙庆、龙浦3条高速公路。在民生水利网方面,实施全域水资源联库联网联调工程,建成*南水库、潜明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兰溪桥水库、金村水库、滩坑引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中心城区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在绿色能源网方面,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华东绿色能源基地。全市实现天然气县县通,缙云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绿色能源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第六件物品:一份医保结算单
现在,我手上拿的是“浙丽保”参保群众吴某的医保结算单。吴某因伤就医,医疗总费用高达.8万元,原有医保报销后需自负.9万元。参加“浙丽保”后,给予补充报销80.5万元,最后实际个人承担费用为38.4万元,报销比例从34.6%提高到78.9%。可以说,正是“浙丽保”帮助吴某渡过了难关。
“浙丽保”是由我市首创,着眼解决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难题,由*府进行顶层设计并主导推动、由商保公司自负盈亏具体承保的体现“*府+市场”特点的一种完全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自施行两年来,全市参保率达到93%,赔付率达到94%,得到群众普遍好评和中央深改委、省委充分肯定,成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项目。
“浙丽保”是我市通过医保制度创新“小切口”服务民生、服务共同富裕先行改革“大场景”的一次成功尝试。这些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质感的民生答卷。一是开展一项行动,即教育提质行动。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联动实施教育双百亿、优质学校内培外引、名师名校长培养等系列工程,引进北师大、华师大附校等优质教育资源,9县(市、区)全部创成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高考总录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丽水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二是实施一项工程,即“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以彻底摆脱贫困、彻底远离危险、彻底恢复生态“三个彻底”为导向推进“大搬”,以提高基础设施供给率、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获得率、提高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三个提高”为目标推进“快聚”,帮助12.4万高山远山深山地区群众搬出大山、融入城镇,实现富民安居。三是捧回一个金鼎,即平安金鼎。连续17年获得省级平安市称号,夺得首批一星“平安金鼎”,成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
第七件物品:一个吉祥物
这是今年7月份在我市青田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吉祥物“鱼多多”。它的创意来自于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下面,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五秒,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稻鱼相依、和谐共生、风吹稻浪的生动景象,更可以感受到这一宝贵农遗项目跨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独特魅力。
作为千年古城,丽水具有不可多得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文化遗产数量占全省总数六分之一,拥有17处国保单位、21项国家级非遗、3项人类非遗,是轩辕*帝南方祭祀中心、“海丝之路”节点城市、全国地级市中唯一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些年,我们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宝贵的文化资源成为促进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精神财富。一手抓原态保护。高标准谋划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缙云仙都祭祀轩辕*帝大典实现升格改由省人民*府主办,《处州文献集成》等文化典籍编纂出版工程启动实施,“丽水三宝”被列入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拯救老屋”行动被写入国家乡村振兴规划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另一手抓活态利用。挖掘和彰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赋予其新的表现方式,并积极培育发展文化产业。乡村春晚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剑瓷、石雕、木玩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省第三。
第八件物品:一杯咖啡
咖啡,对于当下的丽水人来说,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质追求。如果在丽水不难发现,虽然这座浙西南山城不产一粒咖啡豆,但却频频以咖啡文化“出圈”,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这里有一组数据:目前丽水共有咖啡馆多家,人均咖啡馆数量、年人均咖啡消费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咖啡指数高达3.21,居浙江首位。
一杯咖啡,是丽水打开山门、对外开放的一个象征。早在十七世纪中下叶开始,就有一批又一批丽水人远渡重洋、闯荡世界,成为最早放眼看世界、大胆闯世界、潇洒走世界的群体。这些年,我们秉持“跳出丽水看丽水、放眼全局开新局”理念,努力以借力的机动赢得发展的主动。一是全面接轨上海。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主动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每年高规格举办“丽水(上海)推介周”等活动,开通上海—丽水直达班列,9个县(市、区)都与上海各区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二是深化山海协作。十年来,累计实施“山海协作”项目多个,到位资金0多亿元;建设“科创飞地”“产业飞地”21块、“消薄飞地”17块。三是发展华侨经济。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定期举办世界丽水人大会、侨博会,“东海岸时尚浪漫侨乡”的魅力日益彰显。
一杯咖啡,也是丽水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一个标志。咖啡文化的发展,折射出的是丽水长期以来对青年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