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刚解放。对于众多的劳苦人民来说,是欢欣鼓舞的新时代,是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时来运转。
而对于张爱玲这样的贵族后裔来说,加上与汉奸胡兰成的婚姻,更是让她的文学事业雪上加霜。
大陆日益浓厚的*治气氛,使她失去了文学创作的土壤。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个接一个的*治运动,也让她疑虑和不安。
新的时代对于她是一个更大的“乱世”,是她的苦难生活的开始。
以她的出身,所受的教育和她的个人经历,离开祖国是她必然的选择。
年11月张爱玲乘车离开了上海。她是以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的名义出境的。到了香港,最终还是因没有生活来源而辍学了。
只身在香港,她不得不首先考虑谋生的事情。她和那个年代从大陆涌来的所有难民一样,不得不在”赤裸裸“的天底下四处奔波以求生存。
她曾经在上海红极一时的作家身份,引起了美国新闻署香港办事处的兴趣。
当时的美国正与朝鲜作战以图扼制新生的中国。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开始到处物色”反共“人才。张爱玲被美新处相中。开始时帮助美新社做翻译工作。
后来也在美新社的授意下创作符合他们要求的反映新中国黑暗的作品,以作为”反共“宣传的资料。
生计无着的张爱玲为了生存,难以计较那么多。
她在香港待了三年,写了两部反映土改题材的作品,香港读者对之比较冷漠,反响平平。
张爱玲意识到她这一类的艺术家在香港没有前途。她开始有了移民美国的打算。
年美国新出台的难民法令,允许少数学有特长的外国人迁居美国,成为美国的永久居民。
这对于张爱玲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她为美新署做过翻译工作,又曾是大陆红极一时的作家,没费多大力气,张爱玲就获得了去美国的资格。
5年11月,张爱玲乘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去往美国。
这一年,她三十五岁,离她红极一时的”传奇“时代已整整过去了十年。
和赖雅结婚
到了纽约,她首先和早已在美国的朋友炎樱取得了联系。在炎樱的介绍下,搬进了一个女子职业宿舍去住。
这处宿舍是专门为穷人开办的,设施简陋,费用低廉,来此投住的也大多是贫寒无依的人。
到了6年,按照规定,张爱玲在女子职业宿舍不能再住下去了。但是在这个英语国家里,她还没有办法弄到固定收入。
她的小说也因为销路一般,出版社亦无再版的意思,她于不得已中,只好向一个专门为有前途的作家提供写作环境的基金会请求帮助。
2月1日,她向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寄了一封申请书。希望能从月1日到6月0日期间被允许免费栖身在文艺营里,以完成已经动手在写的一部小说。
月2日,文艺营即写信同意接纳了她。
月中旬,她结清了女子职业宿舍的账目,在路上接连奔波了六七个小时,终于找到了一个临时的避难所。
麦道尔文艺营是一处远离尘嚣的僻静庄园,经常有作家僻居于此专事写作。张爱玲提交的计划是写一部长篇小说。
张爱玲在到达文艺营后,住时了女子宿舍。在这里,她既不认识人,也不适应北美寒冷的气候。
月1日,她第一次遇见赖雅,赖雅的幽默给她留下了一些印象。
赖雅年出生于美国费城。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有才华的文学青年。也写过不少诗歌作品。是个自由撰稿人,写过各类型的文章。
他是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浪子,有着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他赚的钱多半用在了周游世界各国。对朋友也极为慷慨。
到了50年代初期,赖雅患上了轻度中风,忽然发现自己已不再年轻,回首来路,发现自己并没有一部真正有影响的作品留给自己。
或许是想得震雄风,5年他也得到了威尔文艺营的入营机会。计划在这里休养生息,完成一部写作计划。
计划还没有实施,他便遇见了刚从大陆来的张爱玲。
因为张爱玲孤僻的性格使她并不擅长与人交往。赖雅的主动关心和热情照顾,让张爱玲感到了人世的一丝温暖。两人一见如故。他们的交往逐渐深入。
不久他们便开始单独行动。到5月初,他们的关系已非同一般。这是张爱玲在胡兰成、桑弧之后,再一次接纳一个新的男人。尽管赖雅也幽默风趣,但到底是六十多岁的人,论才气自是和胡兰成无法相提并论。
张爱玲之所以选择和赖雅在一起,更多的是基于经济原因。
只身在美国,没有任何人知道她,也没有人认可她,她的创作前景并不如意,她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文艺营的免费居住也有期限。
到6月底,她就得离开这里。在美国,她没有收入,新小说尚未写出,一旦离开文艺营,她就会陷入异常困顿的经济状况。
和赖雅在一起,也许是想要给自己找一个依靠。也许是因为并没有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也许是因为在异国他乡,太过孤独无助。
然而命远似乎是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赖雅并不能在经济上为她提供庇护。他年轻时喜欢豪华,为人慷慨大方,即使是在为好莱坞写剧本收入甚佳的时候,也很少想到积蓄。到了老年,精力不再及以前,也没有为老年储备下足够的钱财。
与张爱玲初相识时,他也在为自己未卜的前途而挣扎。他在麦道尔文艺营的期限是5月14日,虽然他又获准了在另一个文艺营逗留六个星期的资格,但是在期满后,他也将面临居无定所的困窘。
对于这些,张爱玲并不知情。
在赖雅前往另一个文艺营的时候,张爱玲送他到车站。两人依依惜别。
张爱玲同时也在为申请延期而努力,因为她的居住期限是6月0日,夏季一到,她就没有着落了。结果她的延期申请没有通过。却惊讶地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写信告诉了赖雅,来不及等他回信,她又坐火车赶到了赖雅所在的小镇。
赖雅对孩子的看法非常明确,必须打掉孩子,但可以和张爱玲结婚。
张爱玲此前虽然和胡兰成、桑弧有婚恋关系,但并无怀孕体验。此番怀孕并流产,无疑给了她极深的体会。
孩子对于女人就像生命一样重要,流产后的张爱玲真正的枯萎了。
艰难窘迫的日子
8月14日,张爱玲与赖雅在纽约举行了婚礼。
遗憾的是,65岁的赖雅不但没有在婚后给张爱玲现世安稳的生活,反而把她带进了更为艰难的谋生之路。
婚礼之后,张爱玲和赖雅在纽约呆到10月。10月过后,两个人都再次获准在麦克尔文艺营免费栖身。
但刚刚回到营地,赖雅就发生了一次中风,这对张爱玲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她本来把不少新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现在还未开始就倒下了。张爱玲简直没法摆脱这种沮丧的情绪。
幸好10月底的时候,赖雅基本康复,可以到营地中散步了。然而到了12月,他又一次病情复发,几乎失音。
新婚的快乐短暂得如一阵风。
7年月,张爱玲的英文译本也不被出版社看好,这也令她忧心忡忡。
到了57年4月,他们在文艺营的住期又满了,再次申请已没有可能。只好就近找了一处简易的公寓住下,每月租金61美元,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因为手头拮据,他们到附近的摊上买便宜的生活用品,买别人淘汰的衣服。他们在彼得堡过着简单的生活。
两个人都努力写稿,希望能改善困窘的局面。
5月初,张爱玲得到消息,她在文艺营费尽半年时间写出来的《粉泪》被出版社退稿。她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遭此打击,骤然病倒。
她沉默憔悴,一直拖到6月,才渐渐恢复。
到了8月,张爱玲得到母亲在伦敦病重的消息,必须马上手术。张爱玲写了一封信,并附了美元的支票过去。不久,母亲去世。
母亲去世后,给她留下了一只箱子。是她母亲早年带在身边的古董。她母亲多年来一直靠卖古董度日。没卖完的便留给了张爱玲。
这些古董,对张爱玲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后来的他们也逐渐变卖这些古董贴补家用。
张爱玲的苦恼也在日渐加深,这些年尽管她不停写作,但是她的文学才能却始终未得到圈内人士的认可。她的上海故事引不起美国人的兴趣。一念及此,她就忍不住黯然伤神。
10月下旬,他们得到了在洛杉矶亨顿基金会免费栖身的名额。基金会分给他们一处居所。张爱玲不断地赶写作品,通过在香港的宋淇夫妇的延揽稿约,得到一定的收入。
到了9年4月,他们在洛杉矶的期限到期了,便按照原定计划在旧金山租了一套房子,房租每月70美元。
张爱玲通过宋淇夫妇的关系,开始继续替美新社做翻译。
这段时间他们的生活比较平稳,比起最初的漂泊无定,稍有改观。
张爱玲和赖雅在旧金山住了两年,开始对自己的英文写作失去信心。虽然她深信自己的实力,笔耕不辍,但这些英文小说,几乎全遭失败。看来,张爱玲想要在异域赢得文学声誉,并不是太容易的事。
事实上,她这些年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香港宋淇夫妇提供的写作任务,以及在美新社的翻译工作。
所以张爱玲迫切需要回到香港发展。
当张爱玲刚刚攒够回香港的机票离开香港不久,赖雅再次中风。
赖雅的中风对她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两年,她们的生活刚刚好转一点。她准备即可回美国,但身上所剩的钱已经不够购买一张机票。
而且,即使回到美国,她也无力支付赖雅的医疗费。这使她心乱如麻,决定快速赶写一批新剧本,以应付目前的燃眉之急。
赖雅这次的中风,比以前要严重得多,已经是瘫痪不起。
刚赶写的剧本在香港又遇到麻烦。感情的失败,谋生的艰难,让她陷入无边的黑暗。
她连为自己买一件御寒的冬衣,为自己买一副眼镜的钱都付不起。41岁的她开始连夜失眠,眼睛开始出血。
回到美国后,她不得不一边不停写作,一边照顾卧病在床的赖雅。出身贵族之家的张爱玲,自小养尊处优,一直有佣人伺候,没想到在晚年里,却要一边谋生,一边照顾气息奄奄的老人。
张爱玲感到心力交瘁。她本人也并不是一个健康结实的女人,她完全是依靠着顽强的毅力在忍受着生活的折磨。
直到年10月,赖雅在痛苦中去世,张爱玲才算是得到一种自由的解脱。
从6年到年,在十二年的时间里,张爱玲也从三十六岁艰难挨到了四十七岁。
十二年间,老年的赖雅虽然给了张爱玲男人的温暖和关怀,但同时也更深地把她带入了生存挣扎的旋涡。
自幼生于优渥家庭的张爱玲,可能是做梦都没想过她会陷入那样窘迫无助的生活。
赖雅的去世,给了她解脱。从此她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她将开始自己和自己对话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