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的时候看到红衣大炮周鸿祎对ChatGPT和AI的观点,不能再同意了。
在跨境电商行业,即便是简单的单一工作任务,单一环节的优化,ChatGPT的应用都能带来显著效率提升。
行业大卖吉宏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企业已经将ChatGPT应用在了公司跨境电商不同工作任务中,从选品、广告素材/广告语智能输出、广告智能投放、客服智能回复等多个方面,ChatGPT已经能有效提升选品人员、设计人员、优化师、在线客服的工作效率。
很务实的一家企业,执行力没话说!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许我们都需要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我对这家企业了解有限。吉宏股份的通报从字面上来看,主要还是让员工使用ChatGPT,辅助现有业务。这一类AI的应用相对简单,只要做好SOP就能让员工上手执行落地。
但是,如周鸿祎所说,AI带来的是颠覆而不仅仅是降本增效,不仅仅是对现有业务的修补。在之前的文章《仅用ChatGPT写亚马逊listing?看一家业务完全架构在AI上的亚马逊大卖》,就提到这家美国亚马逊大卖。早在年,MohawkGroupHoldings就已经利用AI来重构和赋能整个业务系统的成功案例。
这家企业自研发的AI系统AIMEE(ArtificialIntelligenceMohawkeCommerceEngine),几乎将所有的业务环节(产品开发设计,营销推广,库存管理等)都通过AI整合来实现决策自动化。
驾驭AI,也许比我们想的更为复杂。
即便是单一任务,ChatGPT和其他AI工具也并非简单的提问或是给出指示这样简单。
我看过一位海外卖家展示的案例,利用ChatGPT产出一份广告视频脚本。他的策略令我耳目一新,原来AI是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优化决策流程。
我们多见的AI应用是What,也就是指示ChatGPT做一个单一的任务。而这位电商卖家是让AI从Why,What,Who,How等多个思考维度来推敲,不断投喂背景信息,引导和训练AI建模,最终给出一个最优的方案。
首先他先筛选出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几则竞品广告,用工具提取脚本。
然后问ChatGPT:为什么第一个表现更为优异?让AI去拆解这些脚本中的不同要素和找出表象好的脚本背后的原因(Why)。再让AI根据这些脚本的分析,结合自己产品定位的人群(Who),和自己的卖点等,生成一个全新的脚本。
用好AI也是技术活啊。
知识博主九边在谈及ChatGPT时,给了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生活就像一个竞技场,每个人走到里边的时候,惊艳地发现里边摆着一堆武器让大家自己选,这些武器从木棍到机枪应有尽有。令人不解的是,绝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操作简单容易上手的菜刀,而不是有一定学习成本的机枪。最后的结果也很明显,看似公平的竞赛,最终因为工具的差别变成了单方面的碾压。
学会驾驭AI,也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最重要技能。
说回周鸿祎谈及的AI带来的各行各业深刻变革。AI应用范围之广和带来革命性影响之深,可能远超我们现有的想象空间。
而且,AI和各行各业发生“化学反应”已经是肉眼可见。
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毁灭和新生!
SimilarWeb的数据显示,程序员问答社区网站,StackOverflow,在ChatGPT上线一个月后,网站访问量就从近2.79亿下降到2.47亿,将近12%的跌幅。
StackOverflow在“编程和开发软件”网站类别中的排名也同样“跌跌不休“。
曾经StackOverflow对于程序员,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在遇到未知的问题或是难以解决的bug的时候,可以通过黏贴错误代码在谷歌搜索,谷歌匹配到StackOverflow上对应的问答,找到这一问题的其他人提供的答案和代码。
StackOverflow的商业模式也很巧妙。盈利方式主要是广告和招聘,回答者积极参与的动机在于建立自己在职场上的声誉,科技大厂利用这一类平台找寻和筛选人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这种问答网站的竞争力来自网络效应,更多的提问者使用和更多的回答者带来的有效内容的不断聚集。
海量的长尾内容(不同问题的回答)又形成搜索引擎优化,源源不断地吸收程序员问题长尾词的流量。
StackOverflow的商业模式一环扣一环:回答者参与答题有利益激励(职业声誉);更多的长尾题库内容获取谷歌搜索流量;更多的回答吸引更多程序员提问;汇集了更多程序员和优质人群的流量可以贩卖广告;科技大厂也能通过平台招聘到优秀的程序员。
内容,流量,用户和变现完美匹配,实现闭环。
ChatGPT的出现直接动摇了其商业模式的根基。现在程序员直接利用ChatGPT来找答案要高效的多。之前程序员还是需要在StackOverflow去筛查和判断不同人的回答,而ChatGPT直接给出了一个最优的答案。
天差地别的体验,程序员当然选择用脚投票,StackOverflow流量暴跌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逆的。
被颠覆的永不仅仅是StackOverflow一家,也不仅仅是问答平台。
前几天在刘润直播间,刘润就提到所有媒体工作者都熟知的痛点。天下自媒体苦“视觉中国”久矣。视觉中国这一类商业图库平台的“维权创收”的盈利模式,针对侵权图片提起诉讼,索取巨额赔偿,令所有自媒体头疼不已。
而主动规避图片侵权风险,向视觉中国购买图片使用权又极其昂贵。视觉中国一张图片的价格要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至于年框协议,更是动辄几万到几十万元。
AI作图工具出现之后,媒体人再也不用担心版权巨魔的镰刀。
对AI作品版权,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里并没有相关特定条款、规定。而在美国,美国版权局明确表示,对AI生成的作品主张版权是没有意义的。OpenAI也公开声明,用户享有通过DALL·E2创造的图像商业化的全部使用权。
AI生产的图片没有版权,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随便使用,而且AI作图仅仅需要动动手指,就能生成自己描述的图片。即便短期AI作图还存在画质的稳定性和可用性等诸多问题,随着AI技术的迭代和成熟,版权图片库网站也许不会被完全取代,但是版权巨魔赖以生存的土壤已经在逐步消失。
在ChatGPT上线爆火后,悚惶变色,两股战栗的企业还有很多。
之前的文章《ChatGPT:淘汰你们跨境电商人?格局小了,我针对的是谷歌》中提到,谷歌一众高层都很清楚的看到ChatGPT这种类人化的交互入口,必然会对其最为核心的搜索广告业务带来最致命的冲击。
那么垂直场景的搜索入口呢?
美团和携程这一类OTA平台难道不害怕么?
如微软C端业务负责人YusufMehdi在新版Bing发布会上所展示,不再需要繁琐的搜索比较,仅仅是告诉聊天机器人我想要规划5天墨西哥城之旅,Bing直接给出推荐的完整路线规划,包括景点,餐饮,住宿等每个细节的安排。
YusufMehdi说:”Isn’tthisjustsomuchbetterasastartingpoint?”
Astartingpoint。注意这个词,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起始入口啊!
这样的起始入口,直接决定了用户的后续动作和流量分配。后续的酒店预定和门票预售等等都是从这个起始点延申延展。这样的入口能卡住所有OTA的脖子,流量分配的逻辑变了啊!
有了这样贴身又贴心的小助手,在用户看来,美团和携程这样的OTA平台似乎是上个世纪的产品。
OTA平台当然知道AI的巨大价值。
就在几天前,携程旗下海外在线酒旅预订网站Tr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