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抗癌医者王磊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在惦记 [复制链接]

1#

王磊在为一名肠癌患者实施他独创的“天河术”。

大洋网讯荣获“中国好医生”称号的结直肠癌专家、医院副院长王磊,因患癌症病情恶化,于6月23日20时40分不幸去世。就在不久前,他刚刚庆祝了自己50岁的生日。

“我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希望主宰生命的厚度”。被诊断为身患胰腺癌后,王磊如常出现在诊室、病房、科研讨论会议等场合中,一边抗癌,一边不改悬壶济世的医者本色。昨日,记者通过采访王磊身边的同事、学生,还原他最后一个多月的生命轨迹。

“爽约”的医生

“我之所以找到您咨询,就是因为看到您的励志故事,从医27年与癌症斗争,身负癌症患者和医者角色,您是一个有正能量的好医生!”5月29日,一位年轻病人在网上询问王磊:患有直肠溃疡、混合痔和增生性息肉,腹泻控制不住怎么办?病人担心自己也得了癌。

王磊的答复很简短:“这么年轻,一般不会有胃肠肿瘤。”

那时,为挨过晚期癌症造成的剧痛,接受镇痛治疗的他每天只能躺在病床上。在线回答咨询,是他唯一能为病人做的事情。6月1日,他再次答复这位病人要调整药物,“先这样治疗两周”。

6月14日,病人如约上网汇报“用药效果还可以”,并询问下一步该怎么办,却再也得不到医生的回复。

他不知道,就在同一天,网络那一端的医生因病情转危,被送进重症监护室(ICU)抢救,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不“听话”的病人

“他是我管过的最不听话的病人!”回忆起王磊,病区负责人朱佩璇主任既心疼又无奈。

这一年多来,王磊留给大家最多的是淡淡的微笑。医生查房时,听到他说得最多的是“不错、还好”,哪怕高烧40℃,哪怕一个月吃不了东西。他反复叮嘱同事们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但自己却是最不听话的那一个,推着输液架还要开会、做科研,拔掉针还要出门诊上手术。

从今年4月开始,王磊的病情已无药可治,生命的长度取决于他的坚持。5月中旬,王磊的血小板掉落至1万多单位,仅为常人的十分之一。通常来说,血小板在三万以下就容易发生可致命的内脏出血。普通人早就遵医嘱,乖乖躺在病床上,可王磊为了救治病人,依旧偷偷溜出病房,参与会诊。

“到了我这个年纪,能为之感动的事情已经不多,但亲眼见证王磊教授的坚强和坚持,我们无不为之落泪。”朱佩璇说,作为一个医生,他的生活很简单:治病救人、科研教学,家庭顾及得都很少。躺在病床上,在病痛夺走他的意识之前,他心心念念的依旧是这些。

流泪的恩师

得知王磊去世的噩耗时,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宋顺心刚刚抵达这个非洲国家,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那一刻,他想起一周前与恩师的最后一面。

6月15日中午,宋顺心赶到医院ICU看望王磊老师。整个下午,王磊的血氧饱和度反复下降至85%。因为极度疼痛和生命体征不稳,他处于镇静状态,但对外界的大声呼唤有反应。

宋顺心握住他的右手,师母在王磊耳边大声说:“顺心来看你了,他马上要去津巴布韦了!”宋顺心看到,王磊的右眼角流出了泪水。他也强忍住泪水,大声呼喊:“王老师,您会好起来的!”

上一次见面时,得知年轻的弟子即将援外,精神尚佳的王磊很欣慰,还叮嘱弟子做事别忘保重身体。“他笑着说,如果自己节奏慢一点,多干三十年,可以做得更好,团队可以走得更远。”宋顺心回忆,几次探视,恩师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我能感受到他的遗憾,遗憾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还要把团队带大。”

愧疚的丈夫

生命即将走向终点的王磊在弟子和熟人面前并不掩饰自己对家人的愧疚。没有生病时,他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工作和病人身上,觉得自己亏欠家人太多。

他的太太同样奋战在医疗一线,是一位深受病人信赖的护士。大儿子就读大学,16岁的小儿子立志像父亲一样从医。在他病情转重后,家人们聚集在他身边,热热闹闹地帮他补过了50岁的生日。

在执着、乐观的王磊面前,亲友、同事和弟子们都小心翼翼地收起脆弱和悲伤。“以往去看王磊教授的时候,师母都很坚强,这一次她却哭了。”宋顺心说,师母告诉他,看到王磊教授这么痛苦,看到一个人即将走完最后一程,看到这么年轻而有抱负的生命将逝,她有点无助。

可敬的“战友”

王磊教授生前曾入选广州日报评选出的“广州实力中青年医生”。在实力医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