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图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八里庄一线38特讯这些巾帼奋斗者值 [复制链接]

1#

年的妇女节在忙碌的疫情中到来

在一段不平凡的时间里

我们见证了一群不平凡的女性

虽为巾帼,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心系小家,但为了大家同样毅然无悔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疫情中奔波在前线的八里庄女性

她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

为新时代女性重新定义!

十里堡南里社区

姓名:蔡梦颖

婚姻:未婚

技能:闪送

指数:★★★★★

蔡梦颖及时满足居民的需求,多日来连续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送生活用品、收垃圾,真正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甘露园社区

姓名:李雪

婚姻:已婚

技能:绘画剪纸

指数:★★★★★

李雪正月初六就把儿子送到了婆婆家,为疫情防控工作舍小家为大家。疫情期间,她不仅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能够发挥自己的多才多艺,剪纸、为党员捐款设计展示图样,用爱心记录下每个人的奉献,并把如此多的爱心力量汇聚成一棵参天大树。

东里社区

姓名:赵洁

婚姻:已婚

技能:日行两万步

指数:★★★★★

按照规定2月14日以后的返京人员都需要居家隔离,居干赵洁负责的包楼里有61名居家隔离人员,她不但挨家挨户的上门签订《居家观察告知书》和《个人承诺书》,还非常热心的为他们服务,取外卖、送快递、买体温计、倒垃圾。哪怕是晚上下班以后的时间,只要隔离人员有需要,她都随叫随到。于是她每天就不断地往返在办公室、社区大门和包楼之间。除此之外,她还根据排班巡逻社区,一圈走下来就需要1个多小时。最近一段时间练就了超凡“腿功”,平均日行两万步。

甘露园社区

姓名:王然

婚姻:未婚

技能:数据统计

指数:★★★★★

王然每天的工作任务是统计上报的返京人员信息——录入数据、汇总情况、排查异常、及时上报......她会为一处不详尽的数据刨根问底,也会为确保数据精准加班到凌晨,来自甘露园社区的王然每天都在忙碌着,从一开始的被庞大的数据弄的焦头烂额到如今的游刃有余,防疫工作锻炼出了她强悍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华庭社区

姓名:霍华荣

婚姻:已婚

技能:走访排查

指数:★★★★★

霍华荣负责走访社区的商务楼宇企业,每天9点,她便开始一天的走访巡查工作,做好企业的疫情防控宣传、检查及指导工作。她早出晚归,连续30多天走访非公企业多家,通过走访,让企业增强防控意识。

罗马嘉园社区

姓名:周菲

婚姻:已婚

技能:体贴入微

指数:★★★★★

周菲一天可以处理20多份投诉邮件,她用她体贴入微的温柔和真诚热情的善意真正做到了及时答复居民诉求,做到让居民百分之百满意,居民再急躁的心情也可以在她的耐心之下逐渐平静。

朝阳无限社区

姓名:张洋

婚姻:已婚

技能:最强大脑

指数:★★★★★

朝阳无限辖区平房区上百户居民的姓名、情况她了如指掌;居民的信息、详细地址她脱口而出;辖区的平安是她工作的信念,严密的排查是她秉持的职责。从一开始的需要思考到现在的不假思索,防疫工作练就了她的“最强大脑”

红庙社区

姓名:戴璇

婚姻:已婚

技能:爱帮帮

指数:★★★★★

戴璇的包楼有一对老夫妇,刚从海南回来,因为有慢性病需要开药,而孩子们也都在自家隔离。戴璇得知了情况后二话没说立刻拿上车钥匙,上门取了老人的医保卡和空药盒,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医院,为老人解决了面临断药的难题。

朝阳无限社区

姓名:徐丹丹

婚姻:已婚

技能:永动机

指数:★★★★★

左手持登记表,右手持体温枪。居民的诉求是她连续工作的动力,工作的要求是她不断前行的轨迹,心中的担当是引领她昼夜不分、奋斗一线的激励。她连续三十多天上门入户进行登记,在办公室做好疫情统计上报等工作,回家后仍要在电脑前保持工作状态,时时更新疫情信息。这一切都练就了她“永动机”这一技能。

红庙北里社区

姓名:王娜

婚姻:已婚

技能:烹饪

指数:★★★★★

别看王娜自己年纪不大,但是在疫情期间王娜在社区就像年轻社工的妈妈一样,很多社工中午没地方吃饭,订外卖不卫生,长期吃泡面不营养,王娜便利用中午午休时间,为大家做出一顿顿、热腾腾的可口饭菜。

王娜总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我作为社区站长除了和大家共同战斗在防疫一线,也想在‘战友’的生活上多一些关爱”

红庙社区

姓名:韩莉

婚姻:已婚

技能:管家

指数:★★★★★

为了能够让返京人员安心在家隔离,认真执行北京市居家观察隔离的政策,韩莉担负起了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外卖物资的责任,解决了隔离人员最大的吃饭问题,既保证了小区隔离人员的正常生活,也保障了社区其他居民的生活安全,在群里大家都称她为“大管家”。

华贸社区

姓名:夏燕红

婚姻:已婚

技能:厨神

指数:★★★★★

疫情期间,看到大家没日没夜地应对各种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就吃点面包充饥,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夏燕红经常会买一些蔬菜,抽出时间,给大家做有营养的饭菜,保障大家的营养所需。

夏燕红的“暖心午餐”得到了大家一致点赞,每当从寒风中回来,可以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心里真是暖暖的。

华庭社区

姓名:梁会兰

婚姻:已婚

技能:飞毛腿

指数:★★★★★

梁会兰在疫情期间每天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服务,拿取快递及买菜,往返于各个小区之间,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里社区

姓名:王诺玥

婚姻:已婚

技能:制表超人

指数:★★★★★

王诺玥人称西里“表嫂”,自疫情开始以来负责西里社区的报表统计工作,工作“稳准狠”,每天社区工作人员都会受到“表嫂”亲切地呼唤:“同志们,交表、交表、交表”

延静里社区

姓名:马怀君

婚姻:已婚

技能:知心大姐

指数:★★★★★

“我来接,互动邮件我来回,居民的苦水我来听”虽然每天都要接听居民诉说不满、意见,尽管听到的都是负能量,但是她从来不把情绪带给同事们,她总是正能量满满。

疫情期间连续工作,连续三十多天上门入户进行登记,在办公室做好互动件回复等工作,为同事们做好心理建设,有了这位“知心大姐”,社区工作者们十分心安。

远洋社区

姓名:闫冬

婚姻:已婚

技能:火眼金睛

指数:★★★★★

随着2月10日园区企业逐渐复工,1号楼每天早高峰的人流量较大,闫冬作为1号楼西区的主管,每日坚守在1号楼大厅进行测温登记工作。连续30天的值守,闫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防疫无死角,每一位进入大厦的人员都要经过她的严格测温,登记信息。

她说:防疫期间的严格管理才是对园区业主用户最大的负责。

十里堡南里社区

姓名:张天

婚姻:未婚

技能:心灵捕手

指数:★★★★★

多日来张天为居民答疑解惑,指导居民如何做好疫情期间的自我防护,缓解居民的焦虑情绪,堪称“心灵捕手”

东里社区

姓名:姜嫒嫒

婚姻:已婚

技能:移动广播

指数:★★★★★

“声声”不息,不绝于耳。

作为“两无一开”的老旧小区,封闭管理期间小区东大门、南大门人车流量都非常大。为了让值守人员少说点话,省点力气,又能时刻提醒居民自觉配合社区工作,起到宣传的效果,社区找来所有能用上的“小喇叭”,让声音比较柔和的姜嫒嫒来录音。于是在各个出入口都飘荡着她的声音,无线循环播放“请主动出示出入证,测量体温,返京人员请联系社区登记”。

后来社区的男同事开玩笑说,“听太多了,走哪都是嫒嫒的声儿,晚上回家耳朵里还响呢。”

东里社区

姓名:李显晶

婚姻:已婚

技能:快速响应

指数:★★★★★

她是接诉即办专员,疫情期间的投诉件儿要求必须在两小时之内回复,每隔几分钟就刷新邮箱已经成了习惯。只要件儿一来,她就像“小陀螺”一样迅速转起来,回电话、协调、入户、回复。面对抱怨甚至是情绪急躁的居民,她都能很快安抚情绪;面对不好沟通的居民,她就掰开了,揉碎了,一遍遍的解释,直到居民满意为止。她用她的恒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帮助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也让八东社区接诉即办工作的“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得到了提升。

西里社区

姓名:冯瑞

婚姻:已婚

技能:人脸识别

指数:★★★★★

疫情期间,西里社区的冯瑞练就一种“戴着口罩也能认出你”的技能。冯瑞曾经担任过社区的综治和宣传工作,认识很多居民志愿者和文体队伍的志愿者,即使在疫情期间戴口罩,通过打招呼的声音、穿着、走路姿势、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养的宠物狗来分别这是哪位居民(只限经常进出社区的居民),尽可能地保持“大于一米线面对面打招呼原则”,即保证了个人安全距离,也让居民在疫情期间觉得心里踏实。

十里堡社区

姓名:郭杰

婚姻:已婚

技能:语言

指数:★★★★★

郭杰会多种语言技能,除了英语,日语也不在话下,她可以流利地和外国人沟通,为辖区内的外国人提供帮助。

甘露园社区

姓名:任会玲

婚姻:已婚

技能:爬楼

指数:★★★★★

疫情期间在入户排查过程中,她主动把累活尽量揽下来:挨户贴通知、发放告知书、发放致居民一封信等等......最多一天要爬50多层;

居民自我隔离期间,她还会扛着各种生活用品、成箱的水果、牛奶往返于各个居民楼之间,为他们运送生活物资。防疫工作锻炼出了她出色的“爬楼能力”

十里堡社区

姓名:曹金凤

婚姻:已婚

技能:N项全能

指数:★★★★★

疫情期间她一直都坚守在岗位上,为了社区居民的平安,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八里庄女团寻狗记

除了身怀各种技能,八里庄西里社区的女神们真是无所不能。

3月1日晚上七点半左右,西里社区夜班值班社工芦媛媛、冯瑞和接诉即办社工刘昕正在办公室工作。芦媛媛接到自己包楼的居家隔离人员的电话说“因为居家隔离让朋友帮忙遛狗,但是因为小狗太调皮,跑丢了,希望社区能帮忙问问街坊四邻”,刚挂了电话,冯瑞正在刷朋友圈,就在两分钟前有个朋友发照片问“谁丢了小狗”,因为当时问完主人是只柯基犬,和照片中的小狗一样,于是她立刻联系发照片的居民,当晚由社工刘昕和冯瑞将小狗送回主人家中,狗主人非常感激她们。

整个事件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社工和社区居民的强大朋友圈互动,让社区和居民之间更有默契!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

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日子里,

这些巾帼奋斗者们用身先士卒的情怀和不甘落后的智慧点亮起了一盏盏指引抗战胜利的明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