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院普通外科(外一科)接诊了一个患者
结果检查出他身上有两个肿瘤!
到底怎么回事?
一起来看看吧
一段结肠两个肿瘤!早发现早解决
患者吴阿伯今年77岁,平时身体很硬朗,医院做健康体检。最近半年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好,并且身体开始出现消瘦。老人家固执,医院,自己在家弄些偏方治疗,医院检查治疗。后来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了广州中医院外科就诊,检查发现吴阿伯的大肠上长了两个大肿瘤,伴有重度贫血。
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肖光辉给吴阿伯做了微创手术,切除了大肠肿瘤,解除了肠癌病魔。术后三个月复诊,吴阿伯情况良好体重增加了10公斤!
据肖光辉介绍,大肠癌死亡率在世界上排名第三,在我国则是国人的第五大“杀手”。到如今,广州市大肠癌发病率大约上升到34/10万,十年间上升了50%,而排位也超过了肝癌排在第二位。每天,广州市约有58个户籍居民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有7.5个是大肠癌。广州市男性大肠癌的发病约是女性的1.2倍,60岁以上男性发病约是女性的1.5倍。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大。
肖光辉指出,远离大肠癌,必须从改善饮食环境着手。从预防角度来讲,我们应该多吃一些粗粮,纤维多一点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等。动物性的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要适当地降低。
这八种高危人群,每年定期做一次癌症筛查
根据大肠癌的发病特征,以及导致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常把具有下列1项或多项特征者列为高危人群:
1.一级亲属患大肠癌史。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以及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2.本人有癌症史。
3.年满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4.排便习惯或情况不佳者。比如慢性腹泻、长期便秘、粪便性状变细、变扁,或者是粘液便、血便,或者是经常性固定部位疼痛。
5.超重或肥胖。
6.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十几岁时开始出现腺瘤,如不及时治疗,至40岁时%的患者转变为结直肠癌。所以,罹患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症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
7.肠息肉史(腺瘤性息肉)。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常见。虽然形成息肉的病因是非常复杂的,但绝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病变,不会危及生命,而且也只有一部分息肉有癌变的倾向,需要治疗。腺瘤性息肉是最为常见的息肉之一,也是临床上最受重视的息肉,在结肠和直肠最为多发。结直肠腺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发展为结直肠癌。
8.炎性肠道疾病。有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的患者,患病时间越长,越容易转成癌症,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高出一般人的4-20倍。
肖光辉提醒,凡属上述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防癌检查。有症状时,不要轻易判断为肠炎、痔疮等疾病,应及时就诊,定期做粪便潜血试验和肠镜检查。50岁以上人群,就算没有症状,也应每年做一次粪便隐血试验,并按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全结肠镜检查。
肖光辉强调,肠癌并不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早期发现、预防并积极的治疗,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早期大肠癌治疗后生存达5年以上者占90%左右,中期的占60%左右。遗憾的是,由于健康意识薄弱,医院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比例仅为14%,而中晚期的比例达到86%。
专家介绍
敖雪仁
副主任医师
擅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肝胰良恶性肿瘤;甲状腺、乳腺疾病的微创治疗;尤其对各种腹外疝的微创治疗具有较深造诣。
出诊信息
总院:周一上午
总院